数字技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新华网
首页> 正文

数字技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

2025-07-17 09:03:26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数字技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

  7月15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备受瞩目的“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在这里开幕。

  作为一次创新性的文化实践,“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以虚拟现实(VR)技术为核心,通过VR+IA+360°的技术组合,完整重现了石窟艺术从犍陀罗到大足的千年演变轨迹。

  在检票口,记者看到,观众正有序排队进场。工作人员则耐心地帮大家穿戴VR设备,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

  几位刚戴好VR设备的观众难掩兴奋,低声讨论着即将看到的石窟场景,还有家长给孩子讲解着犍陀罗艺术的渊源,现场弥漫着期待与好奇的气氛。

  “虚拟中壁画纹路、色彩层次清晰可辨,比去实地看还要细致。”观众刘佳迩通过VR眼镜,看着眼前的克孜尔石窟菱形格壁画感叹道。

  记者亲身体验发现,半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AI生成的动态场景让静态造像“活”了起来:飞天从壁画中飘出,带领观众前行,石窟故事在眼前流转,石壁上的每一道纹路、色彩都清晰可辨,不论是视觉,还是体感,都牢牢被剧情所牵引,沉浸感直抵心灵。

  “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艺术顾问秦川告诉记者,相较传统平面展览的“看得见摸不着”,“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借助AI与VR技术,打开了时空链接,快速调动观众所有感官,让观众从现实步入虚幻,瞬间穿越到不同的石窟场景。

  “这也是继实地探访、平面展览、纪录片展示后的另一种全新呈现方式,既能展示细节,又能带来震撼,激励观众深入探索石窟艺术。”秦川说,数字技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

  记者了解到,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还对内容进行了创新,首次将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七大石窟艺术主题一站式呈现,链条式梳理了石窟艺术从西域到中原的千年演变脉络,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既见个体石窟之美,又能整体把握石窟艺术的发展脉络。

  作为“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的策展人赵梓君可谓是这场文化与科技融合盛宴的有力推手,为石窟艺术活化开辟了新路径。

  “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更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潜移默化地推广了石窟相关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赵梓君说,“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以创新形式架起了文化与旅游的桥梁,让观众在感受石窟艺术魅力的同时,主动了解相关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传播与旅游推广的有机结合。

  刚结束西北大环线旅行准备返程的王嘉铭,得知展览信息后专程赶来。参观结束后,她告诉记者:“这和平时在博物馆看到的展览完全不同,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太奇妙了,像是真的走进了石窟深处。”

  “原来石窟文化这么厚重,整个展览像一部流动的历史书,壮观又有温度。”对西北了解不多的参观者周爽说,看完就想把所有石窟都打卡一遍。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纠错】 责任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