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炼化并举增产增效 数智赋能降耗减排
兰州石化全面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
加工原油464.5万吨,乙烯、合成树脂产量同比增加3.44%、3.15%,合成橡胶完成全年计划的50%以上,航煤半年产量创历史新高……日前,记者从兰州石化了解到,今年1至6月,兰州石化“快跑实干”全面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
今年以来,兰州石化建立了“以乙烯产量保炼油效益”的工作导向,动态优化3套乙烯装置负荷,以稳定运行实现增产超产,一边稳住炼油“基本盘”,一边生产用户欢迎、效益较好的医用料、高爽滑包装袋专用料、优质农膜料以及橡胶产品。在此基础上,动态开展生产优化,推进炼油装置热联合、除盐水预处理、净化水回用、公用工程二部永磁改造等降碳节水项目的投用,节能节水效果显著,二氧化碳排放同期下降3.75%,橡胶运行部凝液回收综合利用、降低主要消耗类三剂单耗、降低蒸汽消耗总量等33个生产质量提质增效项目收获了“真金白银”。
此外,兰州石化完善“四个一”管理机制,修订“一品一策”及工艺标准,落实24小时监管责任,开展工艺安全风险控制、巡检制度执行落实、防汛设施维护保养等专项检查,上半年工艺指标平稳率达到了99.72%。在产品质量提升上,大力推进“22+N”品牌工程,12个产品CPk(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完成3项国标方法标准换版,2项企业方法标准制定与6项新产品标准的制定。在三剂管理上,开展三种助剂的国产化工业试验,国产铬系膜料催化剂完成拓展,有效解决了铬系聚乙烯催化剂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年增效额达1300万元以上;攻克L5200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瓶颈,赢得下游客户的良好口碑。在风险管控上,以“外部引领+自主提升”的模式,选取35套装置开展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分析指导与工艺联锁排查,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兰州石化还不断释放数智建设在生产运维中的效能,搭建炼化一体化全流程生产调度模型,建立装置临时调整和应急处置方案库,全面推进内操记录电子化,开展外操及班长操作记录电子化试点应用,系统管线管理载入生产受控平台,深入推广应用腐蚀决策系统,构建管理全业务、全流程、全线上的体系化管理。尤其是在线数据监控预警+上下游联动排查+异常工况应急调整三合一管理模式的运用,推动清洁生产取得了新突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通讯员 宋淑华 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