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维护秩序、疏导交通,忙碌的身影不停地穿梭于景区,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平山湖大峡谷、肃南马蹄寺等张掖市各热点景区。
张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丰富,这里有丹霞丘陵、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湿地湖泊、沙漠戈壁等自然风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张掖市锚定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通过组织联建领航、发挥党员作用、共解治理难题、产业融合联动等方式,有效破解景区“管理体制乱、党员力量弱、服务载体少、辐射带动差”等问题,推动景区管理提质增效。
组织联建,把牢党建引领“定盘星”
“我们梨园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毗邻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这些年一直想借力发展,但是景区运营主体和村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工作一直推进得不太顺利”,这是困扰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村干部和群众多年的烦心事。
针对这一难题,张掖市聚焦党组织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引领聚合作用,以文旅部门、大景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为主体,探索成立景区党建共同体,推动形成融合共建、开放共享、联动共赢的景区大党建格局。由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牵头,协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和临泽县、肃南县相关部门单位及景区周边乡镇、村(社区)等17个党组织成立张掖丹霞大景区党建共同体,为景区运营企业与周边乡村、商户群众搭建了沟通协商、共谋发展的有效平台,让各方遇事多沟通、有事多商量、好事多合作。
至目前,张掖市依托张掖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山丹焉支山、肃南马蹄寺等4A级及以上景区,跨区域、跨领域整合涉文旅机关单位、企业、乡村党建资源,吸纳景区经营主体、村(社区)、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链党组织22个,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关键要素,链接带动25个村、99个市场主体抱团发展,通过组织联建促进旅游产业链上要素联动、工作链上单位互促、服务链上资源共享。
服务联抓,擦亮品质旅游“金招牌”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很高兴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家乡的美景、美食。”正在G30连霍高速张掖西出口旅游志愿服务站进行志愿服务的张廷忠微笑着说道。
着眼打造“丝路明珠·彩虹张掖”金字招牌,创新景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载体,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旅游服务、诚信经营等环节,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活动,在高速路口、各大景区设置志愿服务站和先锋驿站35个、党员责任区57个、党员示范岗133个,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行李存放、医疗救治等志愿服务活动18万人次,形成了功能完备、分布均衡、便捷高效的“15分钟服务圈”。
“我们联合市场监管、派出所等单位部门,对景区周边从事农家乐、酒店民宿、商超等经营活动的党员经营户进行逐一摸排,结合日常了解掌握情况,对服务态度好、诚信经营的33户‘党员经营户’统一挂牌,引导广大商户共同营造良好经营环境,让来自山南海北的游客有更多的体验感。”张掖市丹霞大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难题联解,画出景区治理“同心圆”
“由于景区与牧民的草场有重合,并且有一些牧民居住在其中,在景区的开发和日常管理中,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和问题,一度造成景区运营方与辖区群众的关系紧张。”平山湖蒙古族乡红泉村党支部书记巴特尔说道。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党委立足实际,与平山湖大峡谷景区运营企业联合组建平山湖“红石榴”文旅融合产业链党委,共同解决景区发展和牧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特别是因景区开发造成牧民草场面积减少、利益受损而引起的群访问题,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协调等方式,平稳有序解决景区与牧民的利益之争,同时景区运营企业还为景区内居住生活的牧民在生产生活上提供便利,如整修道路、帮运物资等,有效缓和了景区与牧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着眼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指导景区联建党组织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定期协商、现场调研、应急处突等4项机制,全力协调解决景区运营企业、商户、群众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改以往景区治理“各扫门前雪”的局面,实现景区治理由“单一作战”向“协同奋战”转变。
山丹马场景区党建共同体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联建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党组织协商解决景区散户经营服务参差不齐、游客服务设施不完善、宣传营销效果不佳、旅游线路单一等问题8件,及时处理游客涉旅意见建议11件。
融合联动,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
“趁着暑假,我们带着孩子看了七彩丹霞,看了河西民俗文化博览园,整个旅游体验感觉非常不错。”来自江西的游客刘某高兴地说到。这都得益于临泽县文旅部门积极与张掖丹霞大景区党建共同体沟通合作,以七彩丹霞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梨园村、南台村、汪家墩村,打造形成以地质科普、民俗体验、红色教育、田园风光、研学实践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5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让游客在张掖玩得更开心。
“眼前这个藏族风情浓郁、设施一应俱全的藏乡小镇,是我们景区与周边四个村共同出资1400多万元建设的景村共建型藏乡小镇,里面有售卖亭41座、木屋18座,民宿21幢,还配套修建游客休憩区、彩虹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烧烤营地、民俗体验等服务,既带动周边120余户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也有效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创建5A级景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肃南县马蹄寺景区负责人介绍说。
张掖市着眼以融合共建的“党建链”串起景区高质量发展和周边群众共富双赢的“产业链”,发挥景区联建党组织资源优势,支持和鼓励景区运营企业与周边乡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文旅新业态,探索“旅游+研学”“旅游+农业”“旅游+生态”等特色旅游模式,实现了景区与周边乡村、商户群众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