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赤松茸反季节种植的黄金时间,暑气渐盛的七月里,新城子镇的田间地头却藏着一份独有的“清凉”生机。7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新城子镇赵定庄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白色大棚如粼粼波光般在绿野间舒展铺开,棚顶的遮阳网滤下斑驳光影,与周边翻滚的玉米田、错落的农舍相映成趣。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菌盖直径可达15厘米,呈棕红色,肉质细嫩,盖滑柄脆,口感爽滑且脆嫩,蛋白质含量高达25.75%,高于普通食用菌平均水平,且包含人体多种必需氨基酸,这些营养成分让他在餐桌之外,更添加了几分“健康密码的底气。”
种植大棚内更是一派热闹景象,种植的群众弯腰穿梭在菌床上,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有人手持铁锹,斜插进湿润的泥土里,用心整理着每一寸土地,为菌床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人则小心翼翼拨开湿润的秸秆,专注地查看土层下冒出的白色菌丝,指尖轻拂而过,便能瞧见圆润的菌蕾正悄悄鼓起,像一颗颗裹着褐衣的珍珠,在湿润的环境里蓄势待发。
永昌县菇满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景奈:我今年在这里开发种植赤松茸,这里的气候能够让菇长得结实,让市场的一级菇多一点。另外一个原因是反季节种植,就是我们南方菇都出完了,这边才上市,给市场填补,还有一个主要是想带动当地老百姓种植,增加点收入。
据了解,菇满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截至今年5月底已经完成8米×85米的拱形种植棚70座,种植基地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未来三年,预计总共修建赤松茸种植大棚1000座,10座400平米分拣车间,10座400平米冷藏车间,每座棚预计收益8-10万元,能够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300-500名。
新城子镇赵定庄村党总支书记赵吉明:目前,我们70座种植大棚已经基本种植完成。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大棚种植成功的前提下,能够带动农户积极性,让农户参与进来。另外,还要通过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名义,向上争取项目,发展产业,以此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随着一座座大棚在田野间扎根,赤松茸不仅在反季节的土壤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埋下了增收的种子,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产业,让土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记者:王昱棋 张珊 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