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团委与上海电力大学团委在国网民勤县供电公司开展团建联建活动。在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团建活动中,青年同志们以脚步丈量电网脉络,用对话探寻能源未来,用青春感悟责任担当,在戈壁绿洲间奏响了一曲能源报国的青春之歌。
活动在一场连接东西部电力青年的“电业对话”中拉开序幕。“蔡旗镇±800千伏换流站建设如火如荼,红沙岗750千伏变电站加速推进,配农网改造惠及4镇民生,10千伏线路如坚韧血脉延伸至沙漠边缘……这,就是民勤电网从昔日‘沙窝窝里的孤网’,蝶变为今日‘新能源枢纽’的壮阔征程!”这番介绍,瞬间点燃了沪上学子们探索这片热土电网奥秘的热情。
活动中,师生们走进国网民勤县供电公司指挥中心,透过大屏幕和数据流,全方位了解民勤电网的“智慧神经中枢”,感受科技赋能电网运行的精准高效。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杜志虎工作室”暨“连心桥·光明驿站”,一位曾经的退伍老兵、如今的民勤电网人杜师傅,他的公益坚守与精神传承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师生们还深入城关供电所,实地体验一线员工的风雨无阻抢修日常,聆听他们在漫天沙尘中守护线路的质朴故事。每一个站点,都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展现了不同岗位电网人共同的使命担当。
“学姐,您入职多久啦?能给我们讲一讲您入职以来的工作体会吗?”参观间隙,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方敏玉抓住机会,向公司团员苏迈请教。这跨越地域与阅历的对话,正是团组织为青年成长搭桥铺路的生动体现。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许栩老师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次跨越千里的团建联建,不仅是一次深刻的专业启蒙,更是一堂行走在戈壁滩上的思政课。民勤电网人用最真实的坚守证明,能源报国是深烙在沙海中的脚印、点亮在沙乡里的灯火!”
此次行程,对青年同志们而言,绝非一次简单的参观。他们从指挥中心的高效精准,到工作室的匠心传承,再到供电所的质朴坚守,亲眼见证了如何在国家战略宏图与民生点滴需求之间构筑起坚实的桥梁。这趟由东向西的千里实践之旅,已在年轻的心灵里悄然埋下投身国家电力事业、为强国建设贡献光热的种子,也必将激发他们未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澎湃热情。(何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