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7-10 19:08:21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金昌城市更新让日子越过越有“文明范儿”

2025-07-10 19:08:21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清晨的金川公园,退休教师李建国带着孙女在新落成的儿童游乐区玩耍,阳光透过崭新的遮阳棚洒在孩子脸上,老人感慨道:“以前这片区域设施老旧,秋千荡起来吱呀作响,滑梯也掉了漆。现在不仅换成了圆角设计的新器械,还加装了监控和紧急呼叫按钮,带娃过来玩特别安心。”这温馨一幕,正是金昌市通过城市更新提升文明水平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金昌市以精致理念为引领,在道路改造、设施升级、服务优化中厚植文明基因,让文明不仅成为城市的外在形象,更化作市民的生活方式。

  筑牢文明城市的物质根基

  “以前走上海路,坑洼路面能把车颠得跳起来,现在平坦得很!”出租车司机王建军每天穿梭于市区街巷,对道路变化感受深切。

  2024年以来,金昌市启动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工程,对上海路、重庆路等12条主干道实施“白改黑”升级,同步完成23条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92条,总长度达204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10.69千米/平方千米,人均道路面积从24.67平方米跃升至61.41平方米。

  工程人员敷设的供热一级管网

  在供热管网改造现场,金昌市城区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李伯云指着崭新的管道介绍:“我们这次采用的预制保温管,保温性能比传统管道大幅提升,能显著减少热量损耗,更节能环保。此次改造范围覆盖2001栋住宅楼、5783个单元,改造完成后,居民冬天的室内温度将得到切实改善。”

  这项民生工程,意义远不止于提升室温——它既让恒昌善元府等新建小区顺利接入集中供暖网络,圆了新住户的供暖梦;更从根本上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存在的供热不均问题,让老住户告别“室温忽高忽低”的困扰。

  正如金川区延安路社区居民赵桂兰笑着说的那样:“家里暖和了,心里也亮堂了!以前天儿冷不爱出门,现在邻里间串门勤多了,楼道里整天都是欢声笑语,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心了!”

  天泰苑市民公园航拍全景

  城市“里子”的更新同样成果斐然。走进天泰苑市民公园地下停车场,金川区住建局公用事业管理股股长秦积兴介绍道:“目前这里已建成418个停车位,配备47个充电端口,足以满足市民现阶段的停车及充电需求。考虑到未来可能增长的使用需求,后期我们还计划建设三层立体车库,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

  这种“向空间要效益”的智慧方案已在全市落地生根,目前已建成8处停车场,增设充电桩176个,新增车位1069个;同时完成4个停车场的改造工程,改造停车泊位1089个,让城市的停车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涵养文明养成的社会土壤

  “下楼10分钟就能办社保、取快递、看小病,这才是过日子的方便!”昌安里社区居民王丽娟在新启用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完医保报销,顺便在隔壁的生鲜超市买了菜。这个18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整合了政务服务、健康医疗、生活超市等12项功能,成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典范。目前全市已建成12个此类生活圈,配备日间照料中心8处、卫生服务站15个,让居民在步行范围内享受“一站式”服务。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识牌

  儿童友好设施的完善更显文明温度。在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儿童友好型城市后,金昌市将4个社区、1所医院、3座公园纳入改造计划。

  市妇幼保健院新开设的儿童诊疗区,采用卡通墙面和柔和灯光,护士长高燕说:“以前孩子进医院就哭闹,现在有了游乐区和绘本角,门诊哭声都少了,家长带娃看病也更从容。”这种细微处的关怀,让文明以可见可感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傍晚的“百姓大舞台”总是热闹非凡,舞蹈爱好者陈杰带着团队排练新节目:“以前在路边跳广场舞,总担心扰民。现在政府专门建了舞台,还配了隔音设施,我们跳得舒心,邻居也不烦。”全市已建成8处此类文化阵地,全年举办惠民演出200余场,市民参与度同比提升45%,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有效化解了“广场舞噪音”等文明难题。

  凝聚共建共享的文明合力

  在南京路改造工程中,施工方创新采用“分段围挡、错峰施工”模式,商户李红梅的服装店营业额仅下降12%:“施工前社区开了听证会,我们提的‘保留人行道’建议被采纳了。虽然有点影响,但大家都理解这是为了长远好。”这种“群众议事+专业决策”的机制,已在供热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工程中广泛应用,项目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数字化手段让文明治理更精准。在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着12345热线受理情况,工作人员高超介绍:“以前处理投诉像‘盲人摸象’,现在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提前预判问题。

  比如发现某片区反复投诉路灯不亮,就主动安排线路检修。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使市民诉求响应时间缩短40%,办结率提升至98%。

  商户自律公约的推行则体现了文明的内生动力。在国芳广场商圈,商户联合制定《诚信经营十条》,餐饮店老板周亮展示着“光盘行动劝导员”胸牌:“以前客人点多了我们也不好提醒,现在主动建议‘不够再加’,剩饭剩菜少了一半,反而回头客更多了。”这种从“逐利”到“守礼”的转变,正是城市文明进阶的深层体现。

  绽放城市精神的最美花朵

  “现在扔垃圾都要‘三思而后行’了。”永昌县河西堡镇居民刘建国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垃圾分类小程序,“孙子说我分错了要罚他的小红花,现在全家都成了‘分类达人’”。随着1200个智能垃圾分类箱的投放和“积分换礼”制度的推行,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居民分类知晓率从35%跃升至92%。

  交通文明的进步同样显著。在上海路与北京路交叉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岩彬观察到,以前行人闯红灯是常态,现在不仅有了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更重要的是大家形成了习惯。“上周早高峰,一个老太太拉着孙子等红灯,她说要给娃娃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这种代际传递的文明自觉,让全市交通违法率同比下降38%,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为街头常态。

  城市的文明气质最终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金昌市涌现出爱心车队等志愿服务组织580个,注册志愿者达8.7万人。

  退休干部王秀英每周三天在社区图书馆值班:“看着孩子们安安静静看书,年轻人互相帮助,就觉得这城市越来越有温度。”这种内化于心的文明认同,让精致城市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在金昌城市规划展览馆里,市民代表马晓燕在“未来金昌”展区驻足良久:“从土坯房到智慧社区,从戈壁滩到园林城,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奇迹。”这场跨越数十年的城市蝶变证明:文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蕴含在每一条平整的马路、每一盏明亮的路灯、每一次友善的微笑中。随着《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金昌市正以硬件升级带动软件提升,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最深厚的底色、最持久的力量。(记者:文星乃)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