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瓜州县渊泉小学的教室窗台、走廊角落变身“微田园”,大小不一的花盆里,向日葵、大蒜、小麦、红薯、番茄等植物蓬勃生长,成为孩子们观察自然、践行劳动的“活教材”。
种植活动中,各班以“小花盆·大责任”为主题,根据植物特性选择不同的容器——向日葵扎根深,用大号花盆;大蒜、小麦适合浅栽,便用小花盆。每个学生都记录《生长观察表》,详细标注“播种日期”“发芽时间”“叶片数量”,老师还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你的小麦浇水太勤了,叶片有点发黄,下次可以等土干了再浇”,评价中既有科学观察的严谨,也有互帮互助的温暖。
花盆虽小,却承载着劳动教育的大意义。”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介绍,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按需浇水”“合理施肥”等种植技巧,更在记录与互评中培养了观察力、责任心与沟通能力。不少学生将种植感悟写进日记:“原来植物和人一样,需要耐心呵护,也需要互相提醒”“看着自己种的小麦,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如今,一盆盆绿植在走廊的窗台上、在校园的角落里舒展新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见证着它们的成长,瓜州县渊泉小学的“花盆微田园”,正以劳动为笔、以自然为纸,让孩子们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既收获了观察与实践的“果实”,更在心中播下了责任、协作与热爱生命的种子。
绿植培育实践正在继续,当孩子们亲手触摸泥土,见证种子破土而出,那些关于劳动的温度、生命的奇妙,早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最珍贵的“成长之种”——正如窗台上那株向阳生长的向日葵,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悄悄告诉孩子们: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止于课堂,更在与世界相处的每个细微瞬间。(姜海波 郑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