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庆阳市庆城县陇塬兴农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以稳定电力供应为支撑,助力当地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让小小的马铃薯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在桐川镇小塬村的田野上,陇塬兴种植家庭农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犁道清晰可见。该农场成立于2020年,凭借科学管理与创新发展模式,于2021年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农场。目前,农场已流转土地1300多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今达400余亩,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农场负责人曹海鹏表示:“我们选择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一方面是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合马铃薯生长,另一方面,马铃薯市场前景广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马铃薯种植对电力依赖度较高,从整地、播种、灌溉到收获、储存,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支持。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得知陇塬兴农场的用电需求后,迅速行动,将保障农场用电需求列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场,对用电情况进行全面“体检”,详细了解农场的种植规模、生产周期、设备配置及未来发展规划,精准测算用电负荷,制定出个性化电力改造方案。
在电力设施改造过程中,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对农场周边的10千伏配电线路进行升级,更换为横截面积更大、导电性能更好的绝缘导线,增强了线路的输电能力和安全性。同时,对低压配电设施进行扩容和优化,确保电力稳定、充足地输送到农场各个角落。此外,还为农场铺设专用低压线路,将电力直接引至田间地头,方便灌溉设备、农机充电设施等用电设备接入,真正实现“电力跟着产业走”。
电力改造完成后,陇塬兴农场的马铃薯种植实现质的飞跃。整地环节,大功率旋耕机、深耕犁等农机设备在稳定电力驱动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土地翻耕和整地作业,为马铃薯种植争取了宝贵时间。播种时,自动化马铃薯播种机精准作业,不仅提高了播种的均匀度和深度,还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灌溉是马铃薯生长的关键环节。过去,农场灌溉设备时常“罢工”,导致马铃薯因缺水生长不良。现在,在充足电力保障下,农场引进先进的滴灌和喷灌系统,这些设备能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和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实现精准灌溉。据统计,采用新灌溉方式后,农场马铃薯亩产提高20%以上。
如今,陇塬兴农场的马铃薯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所产马铃薯因个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畅销周边多个省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农场还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种植马铃薯,为他们提供种子、技术和销售渠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农场已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参与马铃薯种植,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电力充足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了。”曹海鹏感慨道,“未来,我们计划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引进深加工设备,开发粉条、淀粉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接下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持续关注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电力服务,为农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让马铃薯这一“金疙瘩”在庆阳的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张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