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7-03 17:45:14 来源: 临泽县委宣传部

张掖临泽:文明集市擦亮民俗盛宴

2025-07-03 17:45:14     来源: 临泽县委宣传部
字体:
分享到:

  6月30日上午,“六月六·晒肋巴”民俗活动在临泽县金沙湾沙漠旅游景区启动。金色沙浪间,精彩绝伦的非遗项目展演、周到细致的沙疗养生体验、精准实在的文明实践活动轮番上阵……勾勒出一幅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实践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

  非遗盛宴点亮佳节

  活动现场,舞龙、舞狮、太平鼓等非遗文化精彩上演。舞台上,张掖秦腔的高亢唱腔与甘州杖头木偶戏的灵动表演交替登场,裕固族民歌悠扬的旋律飘过沙丘,吸引了数百名游客驻足观看。

  在非遗展示区,十余种工艺展品整齐排列,形成了一道璀璨的“非遗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各异的雕刻葫芦阵列,其中一只葫芦表面精雕细琢着丹霞地貌与丝路驼队交融的场景,每一处细节都显得栩栩如生。“传统工艺不能只放在博物馆里,还要让它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市级非遗项目“雕刻葫芦”传承人贾永飞介绍。其次看到的是那传统纹样的草编花篮与印有丹霞图案的掐丝画,一个质朴自然,一个华美精致,两者在展台上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粗犷与细腻在此完美交融,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评。

  “我们精心设计了这场民俗活动,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展演,将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活动策划负责人介绍,“从动态展演到静态展示,从观赏到体验,就是要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作为“六月六·晒肋巴”民俗节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共展演了7个非遗项目,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图景。据统计,当天有超过500名游客参与了非遗互动,真正实现了“让非遗走进生活,让传统连接未来”的活动宗旨。

  养生智慧惠及民生

  农历六月初六,正值盛夏,阳光充足,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晒肋巴、晒背、晒腰腿等,可以祛除体内湿气、寒气,强身健体。这一习俗承载着老一辈人对健康的美好期许,也蕴含着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的智慧,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在张掖,端午过后直至立秋,黑河沿线村镇都有‘晒肋巴’习俗。”临泽县文广旅游局非遗传承负责人介绍,尤其六月初六,当地人除了在沙漠进行沙疗,还要喝红枣当归黄芪乌鸡汤。

  上午11时,随着红枣、当归、黄芪的浓郁药香在沙漠热风中弥漫开来,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沙疗人群之间。“阿姨,汤刚出锅,小心烫”“大爷,这碗给您多加了两颗红枣,慢点喝哦”——她们一边将精心熬制的药膳乌鸡汤递到每位参与者手中,一边耐心讲解养生要点。带着全家从甘州区专程赶来的李女士捧着汤碗感慨:“志愿者们一大早就开始备料,这碗除湿益气的爱心汤,配上沙疗,老寒腿过冬再不怕了。”本次文明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共熬煮50只生态乌鸡,服务群众2000余人,将“奉献、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融入了每一缕升腾的热气中。

  文明实践传递新风

  “这个问题我知道,我心中文明的样子可多了,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孝敬老人、爱护孩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看,我投进去了两个,给我领奖喽。”“这个奖品包包做的真好,看着‘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这样的宣传标语,以后我再也不做不文明的事了。”在文明实践宣传趣味活动区,民众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绽放活力、传递文明。

  在休息区,县“健康”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专门开设了康养专题讲座。志愿者医师讲解道:“河西走廊湿寒较重,沙粒储存的热量配合阳光形成了天然理疗舱,有很好的排湿效果”。同时,还特调熬制了具有“润喉、润肺、解渴”功效的养生茶饮,免费为广大民众提供。“我刚刚喝了一杯润肺的茶,有股淡淡的中药清香味,挺好喝的。”

  从“寓教于乐的趣味游戏”到“专业周到的健康服务”,广大志愿者们用实实在在、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广大群众频频点赞。据了解,为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临泽县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组织开展集中、定期、分众化、多样化、便捷高效的“文明集市”活动,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明盛宴”,让文明理念在群众参与中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浸润群众生活。(刘晓梅)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