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河西走廊,骄阳似火。走进甘肃山丹县位奇镇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0000亩西兰花田铺展如绿色海洋,颗颗饱满的“绿绣球”在阳光下泛起油亮光泽。工人们穿梭田间,娴熟地挥刀采收、分拣装筐,卡车满载着鲜菜驶向冷链车间。这片承载着“致富希望”的田地,正悄然改写戈壁农业的发展轨迹,小小的西兰花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王师傅,基地的用电设施、线路和开关我们已经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可以放心使用,平时有用电方面的需求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随叫随到!”7月1日,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张掖电骆驼)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员走进种植基地,“零距离”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用电安全隐患,全力确保基地生产用电。
高海拔、日照足、温差大、无污染,位奇镇发展特色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位奇镇把蔬菜产业链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党组织统领、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合作共赢”的思路,依托土地集中连片的优势,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大力扶持千亩西兰花种植基地,建成集种植、贮存、销售为一体的西兰花种植示范园区,全力培育农民增收特色产业。
智慧农业的发展,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育苗和生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现代化灌溉系统的“生命线”。为保障农业产业升级,助力蔬菜早上市,菜农早受益,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积极主动提供无忧服务、精准服务,为蔬菜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客户建立专项服务档案,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业供电线路、配变设备开展专项测温巡检工作。对农场的储存制冷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为蔬菜种植从浇灌到冷藏的全过程提供了坚实电力保障,不仅助力农民实现了蔬菜的丰收和增收,更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西兰花保鲜期短,采摘后若不能及时冷藏,品质将大幅下降。过去,因冷链设施不足,农户只能低价集中抛售,利润微薄。当地政与供电所的联合推动下,5座总库容达4000吨的冷链仓储中心陆续建成投用,而稳定的电力供应成为其运转的核心保障。该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勘察现场,着手优化低压线路布局,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对接,提前谋划布局,架设650千伏安变压器1台,10千伏绝缘线路0.35公里,通过电力改造,有力保障了村民和集体产业的充足用电,为该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电力动能”。
“富硒农产品经济价值可达普通农产品的3-5倍。以前种普通蔬菜,一亩净收入也就2000元出头。现在改种富硒西兰花,亩净收入轻松突破5000元,总产量突破1.2万吨,同比增长30%,农户人均增收超8000元。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村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位奇镇党组织书记霍磊算起了经济账。
小小西兰花在山丹大地成为“致富花”,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当戈壁滩涂变成“聚硒宝盆”,一条以生态价值转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正在河西走廊徐徐展开。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将持续发挥“先行官”作用,以更加可靠的供电、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做贡献,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建设,用充足电力描绘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宗有铮 张晓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