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亮古城的璀璨灯火,到驱动产业园区的智能设备;从消纳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电力始终是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华丽蝶变。
电绘文旅新画卷 千年环州焕生机
近年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电力+文旅”融合发展为支点,用电网升级的“画笔”与服务创新的“颜料”,精心勾勒庆阳农文旅产业的绚丽图景。在环州故城,该公司为古城夜景装上“调光调色”智能系统,让千年城墙在夜色中流光溢彩;针对沉浸式夜游、非遗展演等新业态,量身定制专属供电方案,将古城打造成光影交织的文化秀场。
在山城堡战役遗址,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完成智能配电设备升级,保障VR党史学习、数字化展馆等设施稳定运行,让红色教育在科技赋能下“永不掉线”。
电力服务更如春风化雨,浸润乡村文旅的“毛细血管”。针对环县乡村旅游点分散、用电需求多元的特点,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推出“一对一”用电管家服务,为八珠塬梯田观景台增设专用变压器,确保璀璨夜景与游客服务全天候在线;在东老爷山景区,党员技术骨干实地勘查,科学规划充电桩网络,破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此外,联合文旅部门开展“电力护航农文旅”专项行动,通过安全培训、设施巡检、活动保电“组合拳”,年均助力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超8000元。稳定的电力供应,让庆阳文化瑰宝绽放时代光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道情皮影借助现代技术走向全国,“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特色展销会、羊肉美食节通过“线上 + 线下”联动,年线上销售额过亿元,电力成为激活文旅经济的“金钥匙”。
电驱产业新引擎 乡村振兴添动能
在庆阳产业振兴的赛道上,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始终勇当“排头兵”。走进环县现代肉羊产业园,智能饲喂系统精准投喂、恒温养殖车间四季如春、自动化屠宰生产线高效运转,每一只“环县羊”的科学养殖都离不开稳定电力的“保驾护航”;小杂粮加工企业依托充足电力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跃升至10万吨,带动2万余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绘就产业富民的生动图景。
在庆阳市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潮湿温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的清香,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宛如整装待发的“白色军团”。为全力保障当地特色产业用电,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详细了解用电需求,对供电线路和用电设施进行全方位“体检”,确保排灌、通风、保温等生产设备稳定运行。
为确保庆阳苹果这一支柱产业在种植灌溉、冷藏保鲜、分拣运输、产品加工等全过程、全链条的安全可靠用电,该公司对辖区涉及苹果种植区域的配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和“保养”,及时了解用电需求,帮助增容调容,解决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检查苹果种植滴灌水泵、电机等设备运行情况,特别对冷藏果库使用的空调、照明、通风等重点设备进行负荷监测并对老化设备及线路进行维修或更换。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优化农村电网结构,深化“电力+农业”服务模式,为产业创汇增收鼓足动力信心,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电力,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源”,驱动产业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
电聚绿色新动能 低碳发展启新程
作为庆阳最大的光伏风电基地,环县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勇担使命,建成330千伏萧关变、110千伏环县变变等骨干电网,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消纳体系。借助智能调控系统,对风电、光伏实现实时监测与精准调度,使得“追风逐日”产生的清洁电力稳定输送至千家万户。
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积极助力绿色转型。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辟“一站式”并网绿色通道,累计服务800余农户安装户用光伏,年均增收超500万元,让农户变身“阳光股东”;在毛井镇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党员技术骨干24小时驻点值守,用脚步丈量每一台风机的安全运行。如今,黄土高原上转动的风车与闪耀的光伏板,不仅是能源设施,更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生态地标,为环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从文旅盛事的璀璨灯火,到产业园区的机械轰鸣,再到新能源基地的风车飞旋,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始终以可靠电力为笔,在庆阳大地上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下一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持续当好服务地方发展的电力先行官,为庆阳农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注入更强动能,让光明与希望照亮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续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张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