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乐县依托东西部政策红利,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通过香菇奖补政策鼓励农户新建香菇大棚,以打造“西北高原夏菇之乡”的响亮名片为目标,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务工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
6月25日,在康乐县虎关乡二十铺村香菇种植基地,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一排排崭新的香菇大棚在西北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农户们正抢抓农时,进行装菌棒、分拣蘑菇、注水等各项工作,共同奏响着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在分拣区,手法娴熟的丁小霞对新鲜香菇进行分拣。她告诉记者,香菇可根据大小、品相进行分级、装箱,不同等级的香菇会销往不同的市场,这样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另一边,注水作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通过科学注水,为香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下一轮丰收。
务工群众丁小霞说:“我现在在我家门口的蘑菇基地挑拣蘑菇,主要的工作是蘑菇分类,分类成大花、中花、大白、二白和二级菇。一个月我们能挣到3000元左右,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蘑菇基地离我们家近,还能挣生活费。”
康乐县香菇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东西部协作政策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鼓励农户发展香菇种植,县上出台了一系列香菇奖补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香菇种植的行列,全县香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康乐县虎关乡二十铺村基地负责人段一林说:“前几年种了四五个棚,政策也好,这几年(奖补)力度很大,奖补政策也到位,我信心也大,建了25个棚,25个棚全部上满菌棒是20万棒,眼下的市场行情钱也能挣到,现在卖了30到40万。政府奖补的钱也陆续在发放,使我信心大增,明年想再扩建二十几个棚,修建两个冷库,一个成品库,一个采菇的库。”
目前,康乐县已建成多个香菇种植基地,形成了集菌种培育、菌棒生产、香菇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香菇产业不仅让种植户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县香菇产业就带动了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过2300元。此外,随着香菇产业的发展,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带动,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康乐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董玉鹏说:“今年以来,县上大力发展香菇产业,专门出台《康乐香菇产业扶持十条措施》,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进行奖补,2025年全县计划投放菌棒1000万棒,预计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力争5年内把康乐县打造成‘西北高原夏菇之乡’。”
在东西部协作政策的春风吹拂下,在农户们的辛勤耕耘中,康乐县的香菇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康乐县将“西北高原夏菇之乡”的品牌越擦越亮,让一个个香菇大棚成为了群众的“致富棚”,一朵朵香菇化作了增收的“金疙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杜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