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天崆线不达标原因为给排水公司采取备用电源供电,由于计量点所属线路为113崆龙线引起……”6月22日,国网平凉供电公司组织开展6月份理论线损集中办公,逐条线路分析不达标原因及提升措施。今年以来,该公司聚焦线损管理短板,通过“日监控+理论分析+集中攻坚+督办考核”四维联动机制,推动线损管理质效双提升。
日监测+快速响应,织密线损管控网。建立“日监控、日分析、日处理”闭环机制,依托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异常监测闭环工单,每日生成线损异常清单,组织运检、营销专业人员联合“会诊”,针对突变线路重点排查线变关系、计量故障、数据采集等异常,确保问题“不过夜”。
理论线损对标,精准定位治理靶点。创新采用“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双轨对比分析法”,结合电网拓扑结构、负荷特性等参数,逐条线路分析理论线损基准值。对偏差超过5%的线路开展“一线路一诊断”,对供电半径大、线径小、负荷分配不均等线路,结合配农网改造工程,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年底问题清“零”。
月末集中办公,攻坚异常线路。每月组织线损专班开展“集中办公日”,逐条线路测算线损率,对月度预测不达标线路进行“穿透式”分析。通过比对历史数据、负荷曲线及负荷转供等,深挖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根源,确保月度无管理责任造成不达标线路。
督办考核,确保长效提升。按月发布线路治理计划,将长期打包、线变关系、电流电压曲线异常等问题纳入月度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建立“问题发现-立项整改-验收销号”流程。对治理进度滞后的责任单位挂牌督导,测评结果与绩效挂钩。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手段应用,推广基于大数据的线损智能诊断模式,力争年内10千伏线损达标率提升至98%以上,分压线损率压降至2.66%以下。(闫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