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们转场用的勒勒车还停在仓房,现在连羊粪的味道都闻不到了。”73岁的牧民李老汉站在新建的庭院前,眼望着远处的草场喃喃自语。
肃南县康乐镇隆丰村,这个坐落在裕固风情走廊“西大门”的牧民村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随着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推进,崭新的安置房与标准化养殖小区拔地而起。根据最新规划,全村将在三年内完成人畜分离的整体搬迁,14座现代化羊舍替代了星罗棋布的帐篷群,青贮池与储草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村落后面的半山坡上,新建的26套红色屋顶安置房在微雨中格外显眼。
“牧羊人成了饲养员,生活习惯得改变了。”牧民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作为肃南县高山细毛羊主产区,隆丰村的畜牧业曾保持着最原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世代传承着“天苍苍野茫茫”的轮牧传统。“‘天然放牧+舍饲半舍饲’模式改变了牧民原来的生活方式,牧羊人变身老板,对他们来说需要适应的时间,尤其是对于习惯了自由放牧的老一辈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包村干部沈怀龙介绍,为此,村上充分利用肃南旅游资源和裕固族民族文化特色,建设康养小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高牧民的收入,让牧区老人老有所养,同时也保护了草场生态。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前行,计划引入的餐饮、民宿等业态已初具雏形,未来的隆丰村将被划分为生活区、商业区和生态保护区,这种功能分区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为牧民身份的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李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