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掖甘州,不仅有弱水蜿蜒曲折的澎湃,还有古城灯火常明的奇景,透过大街小巷、百姓生活的不同“窗口”观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悄然重塑着城市与乡村的生活肌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处不在呈现。
在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综合展览馆、红色文化长廊等红色旅游资源与甘泉公园、八声园、又一园、胡家园子等城市游园巧妙融合,明清街、张掖老街等特色商业区与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相得益彰,熙攘的游客、忙碌的创业者、闲适的居民各有所乐,让这里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
小寺庙社区位于钟鼓楼西北角,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现有楼栋102栋,常住居民2554户,6292人。2023年8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辖区内老年人居多,老旧小区占60%以上,年久失修、环境脏乱,与周边商圈格格不入。
变化源自甘州区近年来抢抓实施国家第三批和省级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机遇,全方位融合社区基层治理、物业服务、便民消费、志愿服务等多领域,打造出9个网“罗”百态、智“惠”于民的特色便民生活圈,让家门口的消费更有活力,也让居民的生活更有滋味。
在甘州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书法班、绘画班、合唱队等兴趣小组,让老居民生活丰富多彩。“现在不仅是舍不得走,好多搬离了的老同事又回来了。现在社区漂亮又方便,我们的绘画作品还会在景区广场展示,很多市民游客给我们点赞。”刚退休的居民施玉琴对社区引入“智慧养老”新模式言语中满是认可。
民生为大,体现在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西街小寺庙社区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老年大学、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型综合食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安装智能穿戴设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线上健康讲座等方式,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与关怀。
公园是群众休闲的重要公共空间,西街小寺庙社区在公园建设上面临空间小、用地缺等问题,怎么办?近年来社区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等区域,在社区、居民点、学校等周边建设“口袋”公园,让更多市民能够“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转角见美”。
在位于解放巷的“又一园”因靠近老城区繁华地带,形成了“亭台楼阁、古典水景、军民鱼水情”相互交融的城市独特景观,引来不少市民拍照。“过去这里煤厂、围墙、锅炉房、旧平房等杂乱分布,社区周边没有休闲的地方。经改造背街小巷更新升级,路面宽敞、路牙平整、楼群外观整体翻新,原来的电线杆、‘蜘蛛罗网’消失了,围墙、锅炉房、小煤房、杂物房不见了,修建廊亭、水系,种植花草、树木,到处都是公园,我们散步健身有了好去处。”住在附近的居民郑玲满意地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民生的背后是民心。从稚子幼童到耄耋老人,努力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民生诉求,尽力让每一颗心灵都有所归属,是全区努力把居民“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意清单”的目标和追求。(郭沛良 赵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