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式排查,深挖问题根源。组织专业工作小组全面调阅上一轮林改档案,深入挖掘历史资料;仔细研究林地现状,掌握林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基础数据;从多维度、多层面收集信息,认真核对确权到户登记情况,梳理各承包户林权登记的详细信息;全面审查林权登记台账,确保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立体化核验,精准界定权属。以林权证登记面积为基础依据,采用“技术+群众”双轨核验模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协同乡村两级开展现场指界工作。在实地指界过程中,严格按照林权证上标注的四至范围,逐一进行现场确认和边界划定,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将林地范围精准落地上图,并通过专业计算得出确权面积。每一处林地的指界和面积核算结果都由村委会、承包户签字确认,确保每一处林地权属和面积准确无误。通过核验,最终形成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底图和林权矢量数据库,为后续的林权管理和问题处理提供准确规范的地理信息和数据支撑,实现林权信息的精准化、数字化管理。
民主化议事,凝聚群众智慧。处理林权问题时,秉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原则,针对权属争议、面积偏差等复杂问题,建立多元化协商机制,通过召开集体协商会议、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针对权属重叠、面积不实、地类冲突、登记信息不完善等复杂问题,组织村集体、农户代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进行集体商议讨论,根据商议结果开展补充调查、完善信息资料、承包主体变更等后续工作,确保问题处理既符合政策法规,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台账化整改,确保整改实效。以村为单元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一问题一方案”动态管理,对排查出的所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汇总,按照商议确定的解决方案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为问题整改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设定明确的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定期检查整改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类问题按照台账要求逐项得到有效化解。 (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