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6-17 17:49:59 来源: 民族日报

文明新风拂山乡 振兴图景放异彩——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广河县官坊乡河滩村

2025-06-17 17:49:59     来源: 民族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在广河县官坊乡,群山环抱的河滩村以“全国文明村镇”的殊荣,生动诠释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刻内涵。从曾经的“后进村”蝶变为如今的全国文明标杆,河滩村坚持党建引领塑形、产业振兴强基、生态宜居增色、民生福祉润心,让文明之光照亮乡村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步入河滩村,整洁通畅的入户道路、规划有序的便民停车场、主题鲜明的文化墙绘、焕然一新的农家小院和洋溢幸福的村民笑脸……一幅业兴人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这两年河滩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村民马国虎感慨道,“村里每周组织大扫除,还修建了文化广场,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每月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宣传卫生知识。能评上‘全国文明村镇’,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近年来,河滩村以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牛羊产业发展、示范村项目落地等重点工作。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文明实践、移风易俗融入村级治理,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河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晓清介绍道,“通过构建‘党群零距离’网格化管理体系,成立网格党小组和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产业振兴方面,河滩村坚持多元发展路径。一方面,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广“粮改饲”,探索“以种带养、以养促加、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粮改饲+庭院+千家万户养牛羊”的特色种养品牌。目前,全村已修建标准化养殖圈舍13座,发展养殖户115户,牛存栏800多头、羊存栏1600多只。另一方面,积极扶持村民创业就业,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组织技能培训,发展餐饮服务业。目前,全村在外开办牛肉拉面馆达60多家,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乡风文明建设是河滩村的亮丽名片。马晓清表示,村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红黑榜”制度,每月评选先进典型和负面典型,有效引导规范村民行为;将每周五固定为“环境整治日”,组织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集中开展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良好风尚。

  河滩村还通过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环境、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该村先后荣获“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甘肃省卫生村”等称号,今年又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桂冠。

  “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对我们文明乡村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马晓清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全国文明村创建,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锚定‘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目标,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官坊乡党委副书记马小刚介绍,该乡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抓手,落实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定期评比“卫生示范户”,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翻新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完善照明等基础设施,持续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在培育文明乡风方面,运用“红黑榜”,组织开展“好婆媳”“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河滩村的华丽蜕变,是广河县践行“全域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党建引领到产业繁荣,从生态宜居到民生普惠,这里以文明为笔,饱蘸实干之墨,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如今的河滩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笔直平坦、路灯温暖明亮、花草生机盎然……目之所及,美丽乡村的绚丽图景与文明乡村的醇厚氛围交相辉映,奋力谱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记者 马茹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