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6-10 17:36:19 来源: 兰州日报

七里河区:鱼戏碧波水长清 菜生沃土不劳肥

2025-06-10 17:36:19     来源: 兰州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原标题:鱼戏碧波水长清 菜生沃土不劳肥

  ——记者探访七里河区“鱼菜共生”水产养殖产业园

  在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村,一场关于现代农业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展开。作为“水墨石佛”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项目,兰州鑫汇森生态农业发展园“鱼菜共生”水产养殖项目,正以科技赋能生态循环模式,填补西北高端水产养殖空白,探索农业转型新路径。

  多种名优鱼 年设计鱼产量10万斤

  近日,记者走进鑫汇森生态农业发展园的智能温室,只见10个直径10米、3个直径8米的帆布养殖桶整齐排列,桶内鸭嘴鱼、鲈鱼、鲑鱼、雅鱼、淡水龙虾等10多种名优鱼在清澈水体中畅游。

  负责人曹磊介绍,园区通过工厂化管理,年设计鱼的总产量10万斤,目前,园区首批养殖的5000尾鸭嘴鱼、4000尾鲈鱼已进入生长关键期,预计8月上市。“兰州市场尚无本地鸭嘴鱼销售,这类外来品种此前依赖冷链运输,我们的鱼鲜活上市后,批发价可达30-40元/斤,单池产值约30万元。”曹磊告诉记者,园区瞄准五一至国庆期间西北市场供需缺口,依托兰州辐射西北的批发市场优势,销路不愁。

  鱼菜共生 实现完美生态闭环

  “当前养殖系统已建成,种菜是下一步打算。”曹磊说,八里镇“鱼菜共生”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具雏形,接下来将建设双层智能温室,下层布置高密度养殖池,上层预留水培种植空间。“我们在温室大棚二层搭建水培架,养殖废水经沉淀、微生物分解后,通过管道输送至上层灌溉蔬菜,蔬菜根系净化水体后回流鱼池,形成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闭环。”曹磊说道。

  根据规划,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年产水产30万斤、水培蔬菜50吨,产值600万元。“项目采用‘鱼粪收集-微生物分解-蔬菜吸收-水体净化’四级循环系统,运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水温、溶氧量等12项参数,全程不施化肥农药,这种模式较传统农业节水70%,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仅0.01毫克/升,产出农产品达欧盟有机标准。”八里镇副镇长石磊介绍。

  多业态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除了经济效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同样显著。据了解,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创造新型岗位10个以上(含AI设备运维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3.6万元,形成“技术传帮带、产业共致富”的振兴共同体。

  “我们还计划开发观鱼溯溪、蔬果盲盒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生态研学。”石磊透露,二期项目拟投资2620万元,扩建1.5万平方米AI温室矩阵,引入物联网监测+机器人饲喂系统,开发水质探秘、机器人饲喂、生态艺术等跨学科课程,预计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同时,园区将积极对接高校等科研单位,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型—产业应用—政策优化”的闭环。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既能为科学研发提供实操基地,又能提升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