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下旬,骄阳似火,水源镇九坝滩的荒漠上热气腾腾,但在这一片荒漠之间,却出现了一片绿意。近日,记者来到永昌县“三北”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现场看到,在贫瘠的荒滩上,梭梭树苗顶着烈日和干旱,用自己的点点绿意,汇集起了一片绿色的屏障。
永昌县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水源镇九坝滩和红山窑镇宋家湾滩,该项目计划在2024至2026年完成综合治理任务14127.06公顷,其中包括人工造乔木林2121.06公顷、灌木林4002公顷,封山育林8004公顷,建设小型水利水保设施12处。
水源镇九坝滩梭梭种植约有七万多亩地,一亩地种植梭梭数量为50株到80株不等。“在戈壁滩上我们要选择一个树种,然后让它正常生长特别难,经过我们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梭梭在戈壁滩上生长非常好,所以这几年我们都是选择这个树种在九坝滩上种植。在梭梭种植的时候,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浇灌及时,梭梭树需要浇灌的只有第一年,在一年内我们可以给它浇上三到四次水,然后到第二年的时候它可以依靠自然降雨就可以正常生长。”永昌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工程师杨雅萍告诉记者。以前,九坝滩植被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几,但通过种植梭梭林,目前植被覆盖率达到了30%以上,已达到了灌木林的标准。
来到红山窑宋家湾滩三北六期工作现场,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文冠果焕发着勃勃生机,昔日的荒土坡正上演着“绿进沙退,点绿成金”的生态奇迹。“我们这儿的三北工程是24年正式启动的,现在是工程启动的第二年,现在2024年的项目已全面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的是2025年三北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启动2025、2026年的三北工程。”杨雅萍向记者介绍道。
2024年以来,永昌县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沙化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有力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同时三北工程建设也在优化林产业结构,助农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永昌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张珊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