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创建,今朝梦圆。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敦煌市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市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自2015年敦煌市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来,敦煌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四大班子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制定下发了创建工作方案。按照市委总体安排部署,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议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媒体问政等一系列监督“组合拳”,多层次、多渠道推动创建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彰显人大担当、作出人大贡献、交出人大答卷。
10年166次专题调研视察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城为民,创城惠民。10年来,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强化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刚性、提升监督效果,更好地推动问题解决。组织代表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两城两都”建设、敦煌文化进校园、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民生“七有”落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城市管理执法等一系列监督议题进行集中视察、专题调研166次,为推动敦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一批百姓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解决。围绕民生福祉,助力建设便民市场和潮汐便民服务点20处,在139个楼院安装智能充电桩3335组,改造老旧小区165栋惠及9000余户,新建智慧安防小区67个,新改建高标准卫生间56座。建议推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成敦煌大剧院、敦煌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敦煌书局、敦煌印局等一批优质城市文化地标,监督促成景观大道、飞天大道等城市主干道46条,改造背街小巷16条,建成公园游园38个,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0年718件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厚植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评选办法》《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优秀建议和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办法》等制度办法,充分激励代表发挥主体作用。2015年以来,广大人大代表持续聚焦城市更新、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棚户区改造、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重点工作,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共提出涉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议718件。敦煌市人大常委会紧盯代表建议“提、交、督、办”重要环节,建立常委会领导、人大各专委会、常委会各委室对口督办,指导代表小组开展建议督办活动,督促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互动,确保“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10年来,党河风情线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维修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效谷西路东段建设等重点督办建议落地有声,切实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利民生、厚植创建基础的实际举措。
10年100件民生实事监督落实筑牢文明城市创建根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5年以来,敦煌市每年在人代会上确定10件民生实事。从敦煌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链条监督落实,更好回应民意、利惠民生。敦煌市人大常委会组建监督小组,全覆盖纳入、全方位监督、全过程督导,全力推动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由市人大代表投票确定并实施监督,将倾听民意的触角充分向基层延伸,使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确定、监督到开花结果的过程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合民意。新建幼儿园、农村学校学生全部免费乘坐校车、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院整体搬迁、一、二、三热源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100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为人民群众交出“幸福答卷”,筑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根基。
4年8期《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效。2021年以来,为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按照敦煌市委总体安排,敦煌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实践载体,首次创建了《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平台,聚焦转作风促发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期盼,先后举办8期《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先后对30多个政府部门进行了现场问政。在每次问政前,敦煌市人大常委会都要通过组织代表联系走访群众、调研视察、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代表群众意见建议,筛选出与创城工作紧紧相扣、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为问政“备料”。在每次媒体问政中,设置代表提问、问政对象回答、代表满意度测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表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点评等环节,敦煌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掌上敦煌App等网络媒体平台全程现场直播。问政现场,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照单全收代表提问,纷纷表态并承诺办理时限,立下“军令状”。问政以来,累计有10万余人次选民参与,共征求意见建议587件,梳理并解决突出问题128件,有力推动解决了城市“断头路”、敦煌四中建设等一批难点堵点问题,也凝聚起了全市人民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张晓亮 王媛媛 桑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