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学区党总支以 “红色领航・元古逐梦” 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探索出 “党建引领、红色赋能、乡村振兴” 的特色发展路径。
红色铸魂育人:构建 “三融入三转化” 育人体系
田家河学区党总支将 “红色铸魂” 作为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创新实施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体验 “三融入” 模式,实现从知识认知到情感认同、行动自觉的 “三转化”。通过 “书记领学・精神解码” 党课、“红色书香・精神传承” 阅读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让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在课程建设上,开发《元古堆红色故事》校本教材,将党史、脱贫攻坚历程融入多学科教学,形成 “课程思政” 全覆盖。针对不同学段设计分层思政教学:低年级开展红色童谣传唱,中年级组织 “元古堆微宣讲”,高年级实施乡村振兴调研,构建一体化思政教育格局。
教育服务乡村:激活 “三大工程” 振兴动能
学区党总支紧扣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 使命,实施教育帮扶、校村联动、家校社协同 “三大工程”。党员教师与元古堆村留守儿童开展 “书信传情”“微心愿认领” 等活动,累计帮扶30余人次,通过帮扶传递党组织温暖。 校村联动方面,邀请致富带头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组织学生参与百合种植、羊肚菌培育等农事体验;学校党支部与村委会联合开展禁毒宣传、文化惠民演出10余场,并为村民提供普通话、电商培训及农产品品牌设计服务,助力乡村产业与文化振兴。 在家校社协同方面,建立 “家校共育红色联盟”,每季度举办 “红色家风” 家长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董建新分享脱贫故事、宣讲两会精神,设立 “五老” 导师制,构建 “家庭 — 学校 — 社会” 协同育人格局。
融合创新发展:实现 “三个突破” 提质增效
坚持 “党建 + 教学” 双轮驱动,推动课堂改革、数字赋能、五育并举 “三个突破”。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聚焦一个根本任务、锻造六支队伍、抓实六项工作、健全四项机制”的“1664”总体部署和实践路径,以“以质图强,振兴教育”为主旋律,深入实施 “四有六比两提升一满意” 活动,打造 “三步六环节” 高效课堂模式,设立 “红色领航” 党员示范岗,通过教学比武、“青蓝工程”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甘肃省智慧教育平台等数字工具建设校本资源库,针对薄弱学科实施精准帮扶,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田家河学校党支部依托《航灯》《河畔》等校园刊物及红色书吧,开展红色情景剧展演、体艺节等活动,深化 “知党恩、爱乡村” 教育,实现红色文化浸润全覆盖。
据了解,通过党建品牌创建,学区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凸显,师生 “红色精神” 与 “元古情怀” 持续深化。田家河学区党总支书记任大学同志表示,下一步学区党总支将继续以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为使命,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教育发展动力,培养更多扎根乡土、建设家乡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教育沃土代代传承。(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