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行动方案》出台 多措并举筑起“绿色长城”
5月19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专场。记者了解到,到今年年底,甘肃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将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底,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通道,也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阻挡沙漠南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中,甘肃省占据核心位置,涉及“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生态区位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今年4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行动方案》,为甘肃省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明确了任务、规划了路径。《方案》的出台,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方案》明确了两大阶段目标:到2025年底,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底,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同时,《方案》还提出了两个阶段在林草湿荒生态保护、环境质量改善、水土保持、碳排放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任务,使目标更加细化、可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了7个专项行动、27项具体工作任务,涵盖生态保护修复、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核与辐射安全强基、监测评估数智赋能、监管执法提质增效、环境风险系统防控以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多个领域。
此外,《方案》还以附件形式列出了2025年计划实施项目清单,包含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等6大类6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460.51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甘肃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聚焦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做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监管、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甘肃省在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领域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重点区域保护监管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后,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方案》为指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履行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甘肃力量。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见习记者 巨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