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山火高发期,为有效防范山火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电力公司防山火蓝色预警([2025]第14号)文件要求,启动“防山火护电网”专项行动,通过“人防+技防”“空中+地面”“巡护+宣传”的立体化防控模式,全面筑牢山火防控屏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空地”交互织密防线 科技赋能智慧防控
“无人机红外测温显示330千伏天杏线157号杆塔B相耐张线夹温度正常,通道周边未发现火源隐患。”5月17日,在小陇山江洛林场区域,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王庆龙、赵耀杰通过无人机开展防山火特巡。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可快速完成异常山火隐患识别。同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通过安装在杆塔上的可视化和在线监测装置,实时掌控重要输电线路区段山火隐患,确保火情在可控范围内,一旦发现异常,数秒内即可将信息回传至后台,确保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置。
据悉,该公司在陇南境内小陇山江洛林场、康南林区、白龙江林区等区域分布有330千伏天杏线、晒杏一二线等10余条高压输电线路。夏季高温天气频发,防山火压力大。为此,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在线监测装置轮巡、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加大巡视力度,确保辖区内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打造“科技巡线+生态保护”新模式。
警电联动凝聚合力 隐患整治精准发力
“这片松林腐殖层较厚,建议增设防火警示牌。”在警电联合巡护现场,电力护线员与森林公安正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线路下方堆积秸秆、遗留火种等隐患。
“老乡,电力线路下方堆放秸秆极易引发山火,我们帮您转移到安全区域吧。”5月17日,在村田间,供电员工联合派出所民警开展秸秆焚烧专项治理。针对春耕时节焚烧秸秆高发态势,该公司建立“警电联防”机制,联合公安、应急部门开展专项巡查,清理线路周边秸秆堆积点。
为强化源头管控,特别组建12支护线员队伍,吸纳熟悉地情的村民担任“防火哨兵”,建立“网格化+责任制”管理体系。护线员每日携带灭火装备巡护责任区段:“我们重点盯防清明祭扫、野炊烧烤等行为,发现火情立即上报公司和相关部门。”累计接收隐患线索89条,处置及时率达100%。该公司自开展防山火行动以来,已及时制止违规用火行为数10起,清理易燃物堆积点45处。
宣传触角深入基层 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大叔,进山劳作请勿携带火种,这是防山火宣传手册您看看。”5月18日,在江洛镇集市,党员服务队正在开展防火宣传。此前,公司多次组织安全课堂进村寨、防火漫画进校园、警示案例进企业、宣传标语进景区、短信提示进万家活动,覆盖群众超过2万人次。特别制作方言版防火短视频,通过村委广播、微信群广泛传播,让“不上山烧荒、不野外用烟”成为村民共识。
“您进入的是防火重点区,请勿携带火种。”输电运检中心成县线路运维班副班长于佑泽对田间除草的村民说道,他们一边对辖区线路进行巡检、测温,一边向路过的村民进行宣传普法。一位村民感慨:“自天气暖了,村上广播说、路上车带着喇叭说、电力员工说、加上护线员天天宣传,现在连小孙子都知道‘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大家也都晓得高压线底下不能点火,这是保护电网也是保护咱自家安全。”
“防山火不仅是技术战,更是人心战。只有让防火意识扎根在每个人心中,才能真正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态安全屏障。”下阶段,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政企联动、群防群治”防火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防控效能,全力守护电网安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赵耀杰 张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