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首页> 正文

甘肃省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18 08:55:31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让文物说话 让历史发声

  ——我省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甘肃省各大博物馆人潮涌动,大批游客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据统计,“五一”期间,甘肃省各级各类文博场馆共接待观众133万人次。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甘肃省坚定文化自信,用好文物遗产和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博物馆体系,融合好全面展示和特色凸显,链接好产业发展和文化服务,着力构建“八大体系”,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增量提质,每9.38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50129件(组)珍贵简牍文物,向人们讲述着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河西边塞、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1100多种自然资源实物标本和中央大型雕塑,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和家长驻足观看,体验科普魅力、感悟生态之美;

  走进张家川马家塬车舆博物馆,一辆辆奢华夺目的马车、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饰品,让观众一窥两千多年前西戎贵族的生活;

  …………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党的二十大以来,甘肃省不断推动博物馆建设增量提质扩面,博物馆纪念馆实现省市县全覆盖,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262家,每9.38万人拥有1家,居全国第一。

  “优化博物馆发展布局是促进文化资源均衡分布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甘肃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丝路、红色、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系列主题博物馆渐趋完善,富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甘肃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策展人制度,并在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全面推广,深化文物藏品研究,整合全省藏品资源。打造了“木本水源”“大道攸归”等“让文物活起来”“国宝省亲”系列展览和“敦煌艺术进校园”等特色展览品牌,以联展、巡展、云展等形式,推动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延伸网络。

  2024年,全省共推出展览400余个,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中国”和敦煌研究院“丝路光华”展览分别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和“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创新社教,博物馆“化身”大课堂

  “这场知识讲座真是干货满满,社教老师从马家塬遗址概况讲起,带我们深入探寻了车舆起源与发展历程,详细解读了车舆独特造型、精美装饰及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参加完张家川县博物馆组织开展的“古风马车拼装主题社教活动”后,恭门镇中学学生马瑞感慨道。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近年来,甘肃省各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展陈、教育、传播等功能,不断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博物馆打造成公众的大课堂。

  围绕“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等主题,甘肃省策划开展了一大批普惠均等、优质精良、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要。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甘肃省将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在主会场甘肃简牍博物馆,集中展示甘肃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的重要场所。”甘肃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不断创新社教活动,让文物和展品更好地展示给观众,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目前,甘肃省年均组织开展各类社教活动达4000余场次,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眼中,博物馆就是他们的“第二课堂”。

  文创产品是文化传承良性循环的路径之一。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玩偶、兰州市博物馆的“兰小五”、秦安县大地湾博物馆的“小祖宗”……近年来,甘肃省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文创商店里人气爆棚。

  截至目前,全省博物馆共推出原创文物创意产品近4000种、取得注册商标200多个。以敦煌飞天、铜奔马等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备受热捧,“绿马”等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元。

  科技赋能,发展路径不断拓宽

  为提高全省博物馆运营及文物保护整体水平,甘肃省大力推动研究型博物馆文保单位建设,实施文物领域强科技行动,目前已建成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设立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60余项。

  甘肃省还出台了《馆藏器物类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技术》等地方标准8项,申报制定行业标准12项,编制印发了文物保护标准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近3年出台的全省博物馆改革发展、非国有博物馆管理等行业管理制度办法,更是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我们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原则,2024年在相关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举办外展4场次,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等文化交流活动18场次,线上线下举办石窟寺国际论坛和敦煌学、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余场次。”甘肃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甘肃文物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金色名片”。

  文物数字化不仅是把文物保护起来,也让文物“活”起来。为此,甘肃省实施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获取海外藏高清图片10万余张,建成上线敦煌学研究文献库和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实现资源全球共享共用。

  秉持“为明天收藏今天”理念,2021年甘肃省还在全国率先实施“陇原记忆”征藏工程,目前已征集藏品4万余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纠错】 责任编辑:郑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