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东高原的大山深处,革命老区华池县正以“红色基因+”为发展密码,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精心规划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运用VR、全息投影等科技化手段,铺展出一幅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以优质电力服务护航景区运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赤诚电力“护红旅” 绿色脉动“惠民生”
穿行在“红色记忆街巷”,游客既能在南梁烽火VR实景剧中穿越历史硝烟,又可通过全息投影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这种“科技+红色+体验”的创新模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近乎严苛。”5月1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兴博一边仔细地检查着南梁光明充电站的每一台充电桩,一边说道:“南梁革命纪念馆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我们更要确保这里的电力设施安全可靠,只有我们做好供电保障工作,才能让游客们玩得开心、游得放心。”面对蓬勃发展的文旅新业态,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庆阳南梁)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架起电力连心桥,构建起立体化保电体系。队员们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先进设备,对线路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重点关注线路的连接点、绝缘子等关键部位,确保设备在旅游旺季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电助南梁光明路 智慧民宿绘振兴
华池县南梁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全力构建“红色旅游+生态康养+研学教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主动作为,以优质电力服务为乡村旅游发展赋能。
荔园堡村村民周雯说道:“我们家一共是六间房子,平时一楼是我们自己居住,通过供电公司给我们改造线路,我们把二楼空余的房子挂到一个平台上和公司签约,要是有旅游的人来我们这边旅游,上边空余的房子就会出租出去,每天都会有一点收入。”
针对南梁镇荔园堡村等重点旅游村落,该公司工作人员深入每一户民宿,根据房屋结构和用电需求,量身定制线路升级计划,将老旧线路全部更换。同时,考虑到民宿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需求,该公司积极推广“煤改电”“气改电”项目,为民宿免费提供节能取暖设备选型建议,协助完成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让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该公司通过优化景区电网结构,助力打造“一街二区五馆”的文旅产业园区,从南梁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出发,提供坚强电力保障,让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走出一条独具南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电力赋能菌菇香 乡村振兴产业旺
“真是多亏了你们可靠的电力保障和长期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我们扩大生产没有后顾之忧。”5月1日,华池县闽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生对上门开展供电服务的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走进华池县山庄乡香菇种植基地,工人们穿梭在菌棒架间,采摘、分拣、搬运,一片繁忙的景象。李自生介绍道:“种植菌菇对温度要求高,每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温度要求,且温差不超过正负1摄氏度的范围内,停电超过2小时,将对灭菌等环节产生影响。这批食用菌长势很好,肉质细腻,质量不错,采摘回来的食用菌都放在冷库保鲜,现在电力足,电压稳定,冷库24小时连续运行,多亏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和可靠供电。”
华池县山庄乡地处子午岭林缘区,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服务该产业园香菇种植项目发展,满足基地用电需求,该公司主动对接,组织人员上门勘察,量身制定供电方案,将优质充足电力送到种植基地。有了可靠电力保障,拌料机、灭菌器、冷库等大型设备顺利投运。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香菇种植基地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从五一假期的文旅热浪到四季流转的田园牧歌,南梁的每一寸土地都跃动着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脉搏。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智慧电网为画笔,在红色热土描绘农文旅融合新图景,通过“红旅特巡保电机制”守护景区运营,创新“菌光互补”项目为特色产业注入绿电动能,电力人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做永不熄灭的灯火,用更精细的服务,照亮老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征程。(罗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