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本是传递情谊的传统习俗,但在迭部县,人们时常面临着“重情义”亦是“重负担”的困局。每当亲朋好友操办婚丧喜事时,迭部有这样一种习俗,除了随礼金,还要附带两瓶酒,这种陋习不论在县城的工作人员还是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普遍盛行,人们一边叫苦:随礼又提酒负担过重,一边又碍于情面一直在延续。
这种风气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还助长了攀比浪费之风,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
从“两瓶酒”这一小切口入手,城乡一体推动,倡导文明新风,减轻群众负担,此项活动在阿夏、尼傲、达拉等乡镇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思想先行,全民参与“聚共识”。与广大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密码”。各乡镇充分运用民事村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职能,工作人员积极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通过入户宣讲、制作小视频、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册,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及革新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普及全县群众对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的知晓率,在全社会达成了“摒弃攀比浪费、树立节俭新风尚”的共同思想认知和行动认同,让乡风文明为乡土根脉护航,为时代乡愁续写朴实新章。
不破不立,关键少数“带头破”。在全县范围内发起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倡议书,重点整治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倡导破旧立新。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具体事着手,以“两瓶酒”为切入点,号召全县先进模范、村“两委”成员、联户长、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婚丧嫁娶“不提酒”,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通过宣传引导、村规民约约束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逐步改变旧习,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营造了崇尚节俭、拒绝浪费风清气正、焕然一新的新风尚。“现在大家不再带酒,既省了钱,也少了攀比。”一位达拉乡次哇村的群众表示。
破而后立,突出抓手“恒久立”。和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下一步,迭部县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常态化整治、警示教育、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清风家庭”、制度约束等不同方式持续巩固整治成效,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防止反弹回潮,以真情为民解忧的实举润民心、得民心,让广大群众卸下“人情债”,又守住“真情谊”,让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让良好家风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让淳朴民风在全县蔚然成风。 (桑吉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