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当时。近日,在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临夏综合试验站组织开展马铃薯垄上微沟栽培技术培训,州农科院、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为80多名村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根据马铃薯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不同时期,技术人员围绕马铃薯种薯处理及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控、控秧、机械化收获等技术要点,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让种植户准确掌握新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和产量。
“州农科院和县上的技术人员带来了好品种、好技术,帮助我们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收入。”村民刘创儿开心地说。
该试验站设立于2021年,与全国育种、栽培、病虫害、机械等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在东乡、积石山、永靖、临夏、和政5个示范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000余亩,初步探索出以科研为技术支撑、企业为市场导向、基地为管理平台、农户为生产单元的“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发挥了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州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坤蓉说:“临夏综合实验站积极对接国家平台,长期致力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垄上微沟技术,促进了我州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该试验站立足临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实际,加快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及高效栽培技术研发,选育出临薯18号、19号、20号等一系列优良品种,集成10余项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体系;开展技术结对帮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让科研成果走进田间地头,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试验站围绕种业创新、马铃薯脱毒组培、原种繁育,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使用雾培法生产原种,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年繁育马铃薯脱毒苗60万株、原种100万粒,助推全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州农科院组培中心助理研究员夏正林说。(记者 马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