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乡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依托县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创新打造“流动展览进乡村”志愿服务品牌,通过活化文物资源、深化馆校联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三大举措,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县博物馆精心打造“行走的文化课堂”,将古生物化石、民族服饰等馆藏精品转化为流动展板,以流动展览的形式,构建起“可移动的文化矩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流动展览进乡村”活动3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20万人次。
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创新开展“传统节日+非遗传承”主题活动,精心策划“非遗流动课堂”项目,通过流动展览、互动体验、课程融合等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展厅、走进校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先后在全县150多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巡展。2024年,“非遗流动课堂”覆盖学生5000人次,形成“馆校联动、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针对山区群众文化需求,教育基地创新实施“文化赶集”模式,将展览与乡村集市、民俗节庆活动有机结合。在唐汪镇杏花节、杏子采摘节期间,设置非遗展板展示区,通过“流动展览+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模式,讲解员结合图文展板,阐释东乡族刺绣、擀毡、钉匠等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色,助力基层精神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记者 赵淑娴)